實用的語文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生詞,通過閱讀,理清三只貓不同的命運遭遇
2、過程與方法:
有感情閱讀課文揣摩生動的細節描寫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形成關愛動物、善待生命情。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貓是一種乖巧、可愛的動物。作家鄭振鐸家里就養過三次貓。今天咱們就一起來聆聽他們家養貓的故事。請同學們把書打開。今天咱們學習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師:文中作者有幾次養貓經歷?三次的結局總是怎么樣的呢?
。▽W生自由朗讀課文,回答問題。)
三,細讀課文,重點研究。
討論問題:
1、師:文章生動的記敘了我家三次養貓的經過。其中,前兩只貓活潑、有趣,找出相關句子作分析。
如:A“它便撲過來搶,又撲過去搶!
。▽懗隽诵∝埻嫠r的動態和情態。)
B“有時蝴蝶安詳地飛過時,它也會撲過去捉!
。▽懗鲂∝埖哪X袋、眼睛隨著蝴蝶的飛舞而轉來轉去并伺機捕捉的樣子。)
C“有時由樹上躍到墻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曬太陽! “隱身在陽光隱約的綠葉中,好像在等待著要捉捕什么似的!
。ㄐ∝埖奶詺、頑皮讓我們會心一笑。
教師小結:這一組句子,從細小的方面寫盡了前兩只貓的活潑可愛、頑皮淘氣。這樣的描寫,叫做細節描寫。它可以使文章生動而富有情趣。
2、師:第三只貓難看也罷、憂郁也罷,但這都不妨礙它成長。然而,這種平靜的生活很快消失,不幸隨之而來,貓的遭遇是什么?
。ū恢魅苏`認為偷吃了芙蓉鳥。)
3、師:“我”根據什么判定芙蓉鳥是這只貓咬死的?
。侵换ò棕垖τ谶@一對黃鳥,似乎也特別注意,常常跳到桌子上對鳥籠凝望著。)
4、師:“凝望”是何意?。貓究竟為什么要“凝望”鳥籠呢?
。ㄏ氘敵,那只貓就像一個孩子,被人拋棄,無家可歸,在冬天的早晨,幾乎為冬寒與饑餓所殺。它常常對鳥籠凝望著,也許是在羨慕鳥兒的美麗,也許是悲嘆自己的悲慘經歷和孤苦伶仃的生活……)
5、師:我的判斷是否準確?是誰咬死了芙蓉鳥?根據是什么?
。ㄒ恢粌磹旱暮谪埌养B咬死。)
。ǜ鶕牵骸耙恢缓谪堬w快的逃過露臺,嘴里銜著一只黃鳥”。)
6、師:為什么“我”對于第三只貓的死亡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ㄒ驗榈谌回埖乃镭熑卧凇拔摇!拔摇钡闹饔^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拔摇闭J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7、師:事情澄清后,“我”心里十分難過,作者是怎樣抒發這種感情的?
。ㄟ@是我的懺悔。同時告訴我們,無論做什么事,不能主觀臆斷,否則,就會出現差錯,甚至造成無法補救的嚴重過失。)
8。師: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
。ǜ嬖V我們要平等的對待生命。其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也會有與其他的小生命共同相處的時候,我們只有平等地對待它們,尊重它們,我們才能感受到生命之美,我們才能避免看到生命之悲。)
教師提出討論題,學生討論,學生匯報,教師補充。明確答案。
四,課外拓展:
我想,我們身邊肯定也有許多愛好并且善待小動物的人和事,也許就包括你自己,同學能談談他們嗎?
五,教師總結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贉蚀_劃分語音停頓,節奏分明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诶斫庵挥猩朴谟^察,善于聯想想像,才能有物外之趣。
、蹖W習積累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俜磸屠首x,領會課文大意。
、诔醪搅私夤盼呐c現代文的異同詞,掌握學習古文的規律。
、劾斫庠鯓咏柚^察、想像,獲得生活樂趣。
課前準備
要求學生反復朗讀,正確停頓,疏通文意。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香港是彈丸之地,高樓林立,將道路擠得沒有了,樓與樓之間沒有空間建路、相通,怎么辦?建筑師們就帶著畫好的圖,來到幼兒園,讓孩子們在樓與樓之間劃上路,孩子們拿起筆,不假思索地就在樓與樓的空隙間畫上樓梯,樓梯間搭上天橋,幾分鐘內就把成人們苦苦思索而不得其解的問題解決了。這說明孩子的想像是奇特的、平易的,一些大人們看來微不足道小事,通過孩子們的想像,都會生出許多的趣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文章《童趣》。這是一篇記敘童年怎樣借助觀察、聯想、想像,獲得生活樂趣的文章。它告訴我們,只有觀察得仔細,想像得豐富,才會有樂趣。
朗讀課文
第一遍,教師范讀;第二遍,教師領讀,教師讀一句,學生讀一句(為使學生正確地掌握停頓)第三遍,教師大聲讀,學生小聲跟讀;第四遍,學生齊讀。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藐(miǎo),項為之強(jiāng),鶴唳(lì),怡(yí)然,凹凸(āo tū),為壑(hè),癩(lài)蝦蟆。
掌握規律
文言文中單音詞占大多數,現代文中雙音詞占大多數,只要我們聯系上下文,把單音詞變成雙音詞,就可以了;有的詞,可用同義詞解釋,不大好變的詞語,就是你要特別加深印象記住的。教師按照上述方法試講一兩句。重在講清方法。
用老師所教給的方法,根據課下注釋疏通文意,并將不懂之處圈畫出來。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解決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
全班討論交流,解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
教師啟發學生,設小臺階,讓學生自己解決未解決的問題,領會課文大意。參閱注釋理解文意。注意理解下面加點詞的意思。
、夙棡橹畯(脖子、頸項)
、诠琥Q唳云端(果真)
、垡詤膊轂榱(樹林)
、芘d正濃(興趣)
、莘匠錾(正)
、掾屩畡e院(趕、驅逐)
、呙鞑烨锖粒哼B極細小之物也看得一清二楚,表現視力極佳。
、噔蛔缘茫盒稳莅策m愉快而滿足的樣子。怡然:安適、愉快的樣子。
、猃嬋淮笪铮盒稳輼O大極大的動物。
、庀奈贸衫祝何萌喊l出雷鳴般的叫聲。
學生再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傥恼聡@什么來回憶了三件趣事?
、谠囉煤啙嵉恼Z言概括這三件趣事。
、廴な轮叭ぁ笔窃鯓拥玫降?
學生自主討論明確:
a.文章圍繞“物外之趣”回憶了三件趣事。
b.第一件是把夏蚊看做群鶴,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第二件是把土墻凸凹、花和花臺邊小草叢雜處看做大自然;第三件,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又寫了如何懲罰癩蛤蟆,表現了兒時的天真之情。
c.樂趣只有通過仔細地觀察,豐富的想像,才會得到。
[教師小結]
“物外之趣”非物自身所有,卻又與物有關,“物外之趣”在于善于觀察,善于想像,才能因物而生成意趣。
學生快速自由朗讀課之后,再快速齊讀
限時背誦課文,按自然段為一單元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導入
齊讀課文,男女生比賽、背誦課文。怎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呢?
分析第1自然段。
“明察”、“細察’’是兩個關鍵詞語,意思是觀察敏銳、仔細。只有這樣才能獲得“物外之趣”。
“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觀察的本領。
“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觀察的習慣。
時有物外之趣——觀察的收獲。
分析第2、3、4段,只是“明察”“細察”了,是否就有“物外之趣”了?
明確——除“明察、細察”之外,還要有豐富的想像,才能真正獲得“物外之趣”。
學生思考:
下列三件趣事,你最喜歡那一個?背誦并用自己的話形象地敘述。
討論回答:
作者是怎樣想像的?
討論明確:
第一件趣事:先把夏蚊“私擬作群鶴舞空”,自得其樂;再把蚊子留在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怡然稱快。
第二件趣事: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凸者為丘”“凹者為壑”,從而怡然自得。
第三件趣事:把癩蛤蟆看做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盡吞二蟲,以及如何懲罰癩蛤蟆。
三件趣事可否調換位置,為什么?
討論明確——不可以。因為三件趣事的寫作的順序是由室內到室外。三件趣事在程度上是逐步加深的:由把夏蚊擬作群鶴,到把草木、蟲蚊、土墻凸凹處擬作“林、獸、丘、壑”,再由癩蛤蟆與小蟲在其中的生死之斗。
體驗與反思:
找出文中描寫動作的語句。
明確: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討論]
問題l:癩蛤蟆已捉在手,又打了幾十鞭子,想像一下,是什么樣的鞭子?癩蛤蟆竟沒有死,是為什么?
[明確]鞭子可能是一根草,也可能是一小枝條。童年的作者不是真要打死癩蛤蟆,說明他心中是熱愛小動物的(學生言之成理即可)。
問題2:讀了此文,你得到了那些啟示?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討論明確:
熱愛動物,熱愛自然,要善于觀察,觀察要敏銳,加之豐富的想像,就能成為一個富有情趣的人。
語文教案 篇3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學習目標]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課前準備]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教學設計]
1.創設情境,引導說話。
a、語言引述: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欣賞了五彩繽紛的秋色,聆聽了美妙的秋天的聲音,感受到秋雨帶給我們的歡樂,也體驗到在秋陽中放飛風箏的樂趣。在這美麗的秋天里,你們快樂嗎?讓我們進行一次快樂的展示會,把所有的快樂與大家分享,好嗎?
b、師生共同制訂快樂展示會的規則:
、侔咽虑檫^程說清楚。
、谥v的時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樂表現出來,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2.快樂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親手所畫的圖畫,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墻上,全班學生一起觀看、欣賞。
b、分組介紹:
、侔床煌呐d趣,同學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最快樂的事情,與大家分享。
、诎凑照故疽巹t評選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c、課堂展示:
、俑餍〗M代表參與課堂展示,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有感情地講解。
、谠u選最佳展示員。
第二課時習作
[教學目的]
1、寫之前先向學生介紹自己所畫圖畫的內容。
2、寫的時候要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3、寫好后和同桌交流,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4、展示和欣賞。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課前準備一幅與秋天有關的圖畫(圖片或自己畫的圖畫)
[教學過程]
一、展示畫面,介紹畫面內容。
1、出示一幅秋天的圖畫,讓生觀察,引導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說說畫面的內容。
2、學生四人小組互相交流、互相啟發,打開思路。
3、請學生代表說說畫面。
二、寫畫面提醒學生把內容寫清楚,句子寫通順,用上平時積累的詞句。
三、習作交流讓同桌的學生把寫好的習作一人讀,一人聽,互相提意見,根據所提的意見各自修改。
四、展示、評價
1、把學生的習作和圖畫一起貼在教室里,讓大家欣賞評價。
2、學生各自說說自己所喜歡的圖畫和習作。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1、積累表示顏色單音節詞組成的新詞。
2、朗讀省略與秋天有關的對對子。
3、訓練詞語的搭配,進行詞語積累。
4、朗讀、背誦繞口令。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學生自讀詞語師問:從中可以發現什么?
2、學生交流發現,師小結發現的內容。
3、詞語擴展
、購恼n本中幾種顏色擴展。
、趶钠渌伾珨U展和積累。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背背
、僮寣W生反復朗讀背誦。
、谡f說讀后感受到的畫面。
2、我會填
讓學生自己填后再讀一讀。
三、趣味語文
1、指導學生朗讀。
2、學生自由讀。
3、背誦。
4、學生繞口令比賽。
[教學設計]在口語交際中,我為學生創設他們愿意說話的情境,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他們急于快樂地表達心中所想。這又為他們的寫作提供了源泉,激發他們寫的欲望。我的發現、日積月累、趣味語文中,我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 通過閱讀例文,知道寫參觀或游記一要按照順序,二要抓住重點寫出特色,三要寫出自己的感想。
2、 學習例文的寫法,自定題目,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按參觀或游覽的順序,有選擇地進行介紹和描寫,有詳有略,重點突出。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習作準備
在本次習作之前,要求學生大量閱讀名人游記,并從內容和思路上做適當的記錄和摘抄。
閱讀要求:
1、把你覺得作家描寫最傳神、最細致的部分反復朗讀,并摘抄。
2、選擇其中的兩篇,就文章的思路做一個提綱式的記錄。
二、賞析部分作品
1、 同學們,我們最近一段時間與閱讀了不少的名人游記,有哪些收獲呀?
2、 請同學們從自己所讀的作品中選擇一篇向大家作一個匯報。
。1) 在小組里交流。
。2) 大組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點撥。
3、 師生共同閱讀習作例文。
提供學生思考的問題:
。1)文章是圍繞哪句話展開描寫的?號稱“中華一絕”的龜山漢墓,就開鑿在這只“大烏龜”的肚子里。
。2)讀了文章,你感覺到了“絕”么?為什么?
。3)小作者重點寫了哪些部分?文章是怎樣抓住一個“絕”字來介紹和描寫的呢?
三、指導練筆
1、同學們,你參觀、游覽過哪些地方?請學習例文的寫法,寫一篇參觀記或游記。老師相信在我們如此豐富的積累的基礎上,同學們的習作也一定是精彩紛呈的。
2、指導學生寫提綱。
提綱要求:
。1)列出寫作的順序。
。2)在提綱中反映出重點部分
。3)一些精彩語言。
3、交流習作提綱。
4、學生練習寫作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記敘墨子在楚國即將大舉進攻宋國之際,用巧妙、崐鋒利的言辭使戰爭發動者理屈詞窮,又憑借謀略使他們不敢輕舉崐妄動,最終阻止了戰爭的發生。
教學重點:
1、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2、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找學生講述《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2、從此故事中引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二、學習課文曲折有致的故事情節。
1、生速讀課文,概括出墨子勸阻楚國攻打宋國的三個步驟。
2、師生討論,明確:
第一回合是墨子使公輸理屈詞窮;第二回合是墨子使楚王理崐屈詞窮;第三回合是模擬攻守,說明楚國攻打宋國不會有好結果,崐促使楚王放棄攻宋。
3、師生分角色朗讀第一回合,討論:
、女斈诱埞敋⑷藭r,公輸作何表示?
、贫臃治龉斣煸铺莨ニ我皇碌贸龅淖罱K結論又是什么?
、沁@場辯論的結果如何?
、裙斦娴摹胺绷藛?你能揣測他此時的心理活動嗎?
4、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回合,討論:
、拍咏o楚王講故事,有什么目的?
、瞥跏侨绾卧u價故事中人的?
、悄佑质侨绾我猿ニ我皇聛碜黝惐鹊?
、瘸跽娴臎Q定不攻打宋國了嗎?揣測楚王此時的.心理活動。
5、生自讀第三回合,討論:
、旁谀M攻守前,楚王怎樣看待楚攻宋的結果?
、贫M攻守的結果又是什么?
、枪斦娴木痛肆T休了嗎?
、饶佑质窃鯓幼尦鯊氐渍鄯哪?
6、教師總結:
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勝;文章由此而具有曲折有致的情節美。
三、把握墨子的形象。
1、墨子能夠在辯論中取勝,他運用了什么技巧?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2、要求學生結合課文評述此種技巧。
3、這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辯才。
4、在辯論過程中,墨子面對公輸,面對強國君主,甚至有崐殺身之險時,他有什么反應?
——“沉靜”、“從從容容”、“鎮靜”。(以上幾詞出自魯迅先生以此故事改寫的小說《非攻》)
5、這又反映了墨子的什么形象?
——擁有過人的膽識。
6、教師總結:
墨子是一位具有過人辯才與過人膽識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崐章由此而具有生動鮮明的形象美。
四、課堂小結:
對付強大的敵人,不僅要從道義上戰勝他們,還要用實力來震懾他們,這就需要我們具有過人的辯才與膽識。
五、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收錄在魯迅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非攻》。
2、積累幾種文言句式:
、排疟染涫剑骸豢芍^……不可謂……
舍其……而欲竊之
猶……之與……也
、婆袛嗑涫剑阂浴瓰椤
板書設計:
公輸
吾義固不殺人——義不殺少而殺眾
道義勝(辯才過人)
必為有竊疾也——為與此同類
必取宋——攻械盡,而守圉有余
實力勝(膽識過人)
欲殺之——雖殺臣,不能絕也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了解宴子出使楚國國,有力的反擊楚王的三次侮辱,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的故事,由衷的佩服宴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
<知識與技能>: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晏子說的話,體會晏子的語言中所蘊含的智慧。
3、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字,認識理解難點詞語。
<過程與方法>:
在讀和演中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教學重難點】
精讀晏子與楚王針鋒相對的話,了解楚王三次是怎樣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樣反駁的,理解句子中含著的意思,體會晏子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以及維護齊國尊嚴的思想品質。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釋課題,導入課文。
1、出示課題“宴子使楚”。理解“使”,出使。
2、介紹宴子。說明“子”是古代對對有學問有貢獻的男性的尊稱。說說,你知道中國古代還有哪些的人物。比如:孔子、孟子等。
3、說說課題的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教師提出初讀要求:
。1)根據拼音,讀準生字詞的讀音,把課文讀通順。
。2)想想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堂交流
。1)課文講了三件事,楚王三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每次都反駁了楚王,維護了齊國的尊嚴。(學生交流,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讀一讀難讀的句子。
3、了解劇本的格式。
三、再讀課文,走近宴子。
1、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讓你感到最氣憤的是什么?讓你感到興的又是什么?
2、課堂交流,并朗讀相應的課文。
。1)最氣憤的是楚王“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2)興的是“從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3、從楚王的變化中,你能說說晏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入閱讀,體會智慧。
1、研讀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較量。
。1)找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讓學生自由說理)
轉折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向楚王質問:楚國到底是個怎樣的國家?
。3)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說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后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選擇?(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編排劇本。
語文教案 篇7
【學習內容】
教材:綜合性學習
【學習目標】
采用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展示讀書成果。
【學習過程】
導入新課:
“讀書,尤其是那些名著,就是和人類歷史上最杰出的先賢智者相交!這些先賢智者著書或是為了尋求別人理解,或是為了探尋人生的途徑與處世的真理。不論他們的箴言溝通于你的人生經驗,他們聰慧的感受觸發你的悟性,還是他們天才的思想把你蒙昧混沌的頭顱透徹照亮——你的腦袋仿佛忽然變成一只通電發亮的燈——他們不是你最寶貴的精神朋友嗎?”原來讀書可以讓我們享受和吸取人類文化的成果,讓我們的心靈世界變得廣闊,變得豐富多彩,同學們,少年正是讀書時,讓我們共同享受讀書的樂趣!
活動一:
填寫讀書問卷
你的閱讀狀況怎樣呢?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確作答,填寫課本“少年正是讀書時”資料二(個人閱讀狀況調查問卷)。
活動二:
名家讀書軼事
1.請閱讀圖書“人生之點”之“書伴我行”板塊,找出其中一例講述作者的讀書經歷。
答案示例:圖書:
葉文玲《我的“長生果”》:讀書讀得快,囫圇吞棗,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胡玥《讀書的經歷》:偷著看書的美妙。
馮驥才《無書的日子》:把讀書認定是充實和提升自己的真正伙伴。
李丹崖《一窗明月半床書》:沒有功利性,心無雜念的讀書。
尤今《尋找書籍的味道》:書籍是精神“永遠的伊甸園”,既是小孩的棉花糖,也是成人的花生糖;花生糖硬而適口,都能給生命的味蕾帶來怡人的香味。
2.除圖書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名家勤于讀書,樂于讀書的故事嗎?
答案示例:
白居易:口舌生瘡,手肘成胝。
王安石:囚首喪面而談讀書。
3.古人曾說“勞于讀書,逸于作文”。圖書“書伴我行”,許多作者為我們講述了他們自己讀書與寫作的聯系,并從中悟得一點道理,你能找出來嗎?
答案示例:
葉文玲《我的“長生果”》:作文,構思要別出心裁,落筆也要有點與眾不同的“鮮味”才好;要寫的真情實感;自己嘔心瀝血的創造。
馮驥才《無書的日子》:讀書是欣賞別人,寫書是挖掘自己;讀書是接受別人的沐浴,寫作是一種自我凈化。
活動三:
踐行讀書計劃
1.了解名家讀書軼事,讓我們獲得了一些有益的啟示。你有沒有想要改變自己之前的讀書方法,請設計一張讀書卡片,制定自己今后的讀書計劃。
活動四:
積累讀書名言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終生的伴侶,最誠摯的朋友。
——高爾基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顏真卿
讀書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興味長。未曉不妨權放過,切身須要急思量。
——陸九淵
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甲慵翰粚W,既學患不行。
——韓愈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學會9個字,認識7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理解晏子出使楚國時表現出的聰明才智以及維護國家尊嚴時的凜然正氣。
教學重、難點:
明白楚王為難晏子的原因,領略他的聰明才智,并初步了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導入:
1、同學們都收集了有關晏子的資料,誰來和我們交流交流?
2、全班交流資料。
3、今天我們來看看晏子出使到楚國時發生了什么?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思考:這篇課文和以前學過的課文有哪些不同?
2、畫出楚王為什么要侮辱晏子,怎樣侮辱,和晏子怎樣反駁的相關語句。
三、學習課文第一幕:
1、同學們發現這篇課文和以前的課文有什么不同了嗎?
2、小結:這篇課文的形式很特別,是劇本。劇本首先要交代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并根據事情的發展把故事分成幾幕;有場景的介紹;故事的發展主要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來推進;今天我們來學習這個劇本的一、二幕布。
3、同學們讀了課文,你們覺得楚王是一個怎樣的人?
4、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學生讀出楚王的傲慢無禮,目空一切。
5、練習分角色朗讀。
6、楚王為什么要為難晏子?
四、學習課文第二幕:
1、過渡:楚王想好了要讓晏子好好出丑,他如愿了嗎?
請同學們在小組里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提示語言。
2、通過朗讀課文,同學們覺得晏子具有怎樣的品質?
3、全班交流,領略晏子的沉著和論辯的機智。
4、指名分角色朗讀。
五、拓展延伸:
在小組里演一演這兩幕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3.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的,體會關鍵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教學重點:
了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翠鳥的外形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系,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翠鳥》這一課,我們一起來齊讀課題。(教師出示課題圖片,板書課題,注意“羽”字頭的寫法。)師:我們一起來看看美麗的翠鳥。(出示翠鳥圖片,配樂觀賞)
二、深入課文
師:多么美麗可愛的翠鳥啊!你們喜歡它們呢?作者也特別喜歡它們!現在咱們一起深入的學習課文,學習一下課文中是如何細致的描寫翠鳥的。
1.指5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帶著問題讀和聽:想一想,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說一說對翠鳥的初步認識。
師:翠鳥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誰來說說?
(提示:別人說過的不再重復)
3.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咱們快看課文,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翠鳥的。
、俪鍪镜谝蛔匀欢。指讀第一自然段,提出思考問題:句子中寫了
翠鳥的哪些身體部位?
、谡埻瑢W們說說句子中寫了翠鳥的哪些身體部位。
第一句:爪子第二到五句:羽毛第六句:眼睛、嘴
(1)讀第一句(指讀和齊讀),強調有紅色的小爪子,能緊緊抓住葦
稈的翠鳥多可愛,指導朗讀,讀出翠鳥的可愛。
(2)師: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來寫翠鳥的羽毛的。
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A.將顏色的詞語變色,請同學們來看一看顏色的不同。
B.將頭上、背上、腹部字體顏色變色,引導學生:作者在描寫
翠鳥羽毛的顏色時候用的什么順序?(用手指頭、背、腹引
導學生說出從上到下的順序)
C.指名讀這4句,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D.師生對讀。教師讀第一句,學生讀后幾句,引導:你們發現么?這第一句和后幾句之間是什么關系?這是我們學過
的什么結構?引導說出總分結構。
E.師:這幾句話不僅結構嚴謹,句子也是這么美,說來說說,哪兒寫得美?
生用課文回答。
師:是啊,你們能感覺到作者對翠鳥的什么感情?
學生:喜愛、喜歡
(3)師:翠鳥真是顏色鮮艷,而且它還小巧玲瓏。小巧玲瓏就是(東西)精巧細致的意思。我們一起來看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齊讀。讀出有透亮靈活的眼睛和又尖又長的嘴的翠鳥的可愛。
(4)出示第一自然段,齊讀。教師總結:第一自然段都寫了翠鳥的外形。(板書外形)
(5)積累句子
師:課文中的語句多么美,你是不是也想把它積累下來背一背。咱們一起來。
出示句子:它的顏色()。頭上的羽毛像()色的(),繡滿了()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的()。腹部的羽毛像()色的()。它(),一雙()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的嘴。
4.學習第二自然段
師:翠鳥美麗的外形確實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過,翠鳥可不只是外表漂亮,它捕魚的本領也很高呢!快看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自然段
學生思考題:從第二自然段你了解了翠鳥的什么活動特點?
、賽圪N著水面疾飛②一動不動地注視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1)師:作者的用詞特別準確,我們來看幾個句子。
出示句子: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齊讀句子,指導讀“鳴聲清脆”,對比句子鳴聲和叫聲,感受鳴聲更準確,富有感情色彩。指導讀“愛貼著水面疾飛”,對比在水面上飛,感受翠鳥飛得又低又快。指導讀“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感受停的又快又輕?偨Y出翠鳥行動的迅速敏捷,進行板書。指導學生作文中也要用詞準確。
師:同學們快想,翠鳥停在葦稈上做什么?
(2)出示句子: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將一動不動、注視變顏色,指明讀句子。
教師指導朗讀,讀出翠鳥等待小魚時候的專心。(提示注視就是集中注意力地看)
齊讀句子。
5.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那么翠鳥是怎樣捕捉小魚的呢?咱們去下一個自然段找找句子吧!
誰找到了?出示第三自然段,齊讀第三自然段。
語文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象,認識語文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的運用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3、引導學生收集家庭、學校和社會中常見的、最新鮮的和最活潑的語言現象,初步樹立漢民族共同語言的規范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學生收集、口頭交流,引導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現語文世界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寫出自己對社會生活中語文運用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教學用具:
洗衣粉包裝袋、“美樂多”瓶、胡豆簡介、廣告語、警示語等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如果讓你去背誦圓周率,你們會背嗎?可是,有一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會背。你們想知道他是怎么樣學會背誦的嗎?
故事:很久以前,有位教書先生,整天不物正業,就喜歡到山上去找廟里的和尚喝酒。他每次臨行前都給學生留下一道作業:背誦圓周率。開始的時候,每個學生都苦不堪言。后來,一位聰明的學生想出妙法,把圓周率的內容與眼前的情景聯系起來,編了一段順口溜:
山顛一寺一壺酒(3。14159)
爾樂哭煞吾(26535)
把酒吃(897)
酒殺爾(932)
殺不死(384)
樂爾樂(626)
先生一回來,大家都會背誦了。
由此,可見語文學得好,對數學也大有幫助的。不單如此,在生活當中,處處可見語文的影子。
二、收集,觀察生活中的語文。
例如,電視、廣告、校園橫幅、對聯。包括家里的一些食品的簡介等等都體現了語文知識。
廣告:某石灰廣告——白手起家
某化裝品廣告——趁早下“斑”,請勿“痘”留
耐克——一切皆有可能。
對聯:
蘇軾和佛印的謔聯:蘇軾見一條狗在河邊啃骨頭,遂出: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從容把寫有蘇軾詩句的扇子往河上一扔,曰:水流東坡詩(尸)。
生活用品的名字和廣告、食品簡介和姓名等:
名字:自己家人對自己的期望。
飄柔、立白、美樂多、雪碧等熟悉的生活用品的名稱和它們的廣告語。
橫幅:學校掛的、街道寫的等等
但是,在現實中,這些廣告語或者是橫幅或者簡介語等也有出錯的時候,字詞用得不當,詞語用得不好,句子不通順,這都關乎語文的知識問題。例如我曾見到有人將“公廁”寫成“公則”;有一則重慶出的胡豆簡介有一段寫到:
本品是以優質蠶豆、芝麻、川白糖、液體、葡萄糖、植物油、辣椒、甜醬、精鹽等多種天然香料精制而成,具有酥、脆、香、甜、辣、咸鮮諸味融為一體,入口化渣,怪味無窮。
讓學生修改這則簡介。
三、交流介紹收集到的生活用的語文現象。
你們收集到生活中的語文現象,你們能舉其他的在生活當中遇到的語文現象嗎?你可以說說你對這些現象的感悟和體驗;蛘,你能說說語文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可以的。大家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說一說。
四、布置作文
范文講解,寫得好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吹絼e人這么寫,自己想一想自己該怎么寫繼續收集資料,以“生活處處有語文”為題,寫一篇至少500字的作文。要求寫出自己的感悟和體驗。
語文教案 篇11
教學目的
1、練習聲旁,通過組詞比較形聲字
2、詞語搭配練習
3、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
練習聲旁,通過組詞比較形近字
教學方法:
練習法、朗讀法
學法指導: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照樣子寫一寫
1、讓學生說出自己組成的字
2、組詞
3、延伸:讓學生區別每組字
二、詞語搭配練習
1、練習課文中的內容
2、延伸:讓學生換修飾語。
三。照樣子說一說
1.讓學生讀文中的例句。
2.學生說自己造的句子。
3.教師給學生強調造的句子要把一種事物比做另一種事物。
4.學生互評造的句子,教師點評。
第二課時
一、自讀<塘鵝媽媽>
1.讓學生自己認字
2.大聲朗讀。
3.引導學生下課嘗試,閉緊嘴巴,別人怎么誘惑自己都不張嘴的滋味,體會塘鵝的心情。
二、夸夸我們的媽媽
1.讓學生想的優點。
2.讓學生夸夸自己的媽媽。
三、給媽媽過節
1.了解三八節的常識。
2.為媽媽做件事。
3.練習寫留言條,寫祝詞。
語文教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積累9個詞語,能用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動物休眠的特點。
3、通過朗讀,體會在句子中加上“什么……也……”、“再也”以表達比較強烈的語氣。
4、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討論完成研究報告。初步掌握進行主題探究的簡單步驟。
5、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介紹的兩種動物休眠的特點。
2、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小組討論完成研究報告。初步掌握進行主題探究的簡單步驟。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了解大自然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
1、同學們,還記得課文《丁丁的研究報告》嗎?丁丁研究的是什么?
2、丁丁為了研究藍鯨,搜集了很多資料,寫成了一份精彩的研究報告,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贊揚。今天,我們要學習丁丁,研究“動物的休眠”,完成一份研究報告。
出示:“研究課題:動物的休眠”,指名讀,齊讀。
3、現在,四個同學組成一個研究小組,請組長拿出研究報告,在封面寫上研究課題。請小組每個成員在“研究人”后的橫線上簽上自己的名字。學生完成任務。
4、播放手機精彩的導學成果。
二、新授
提問歸納,明確研究問題。
1、關于動物的休眠,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回答。
研究問題:
。1)什么是“休眠”?
。2)哪些動物會休眠?
。3)動物怎樣進行休眠?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
。4)動物為什么要休眠?
。5)動物的休眠分哪些類型?
2、教師歸納。
語文教案 篇13
教學背景分析
三年級孩子對照一二年級的孩子正處于心理泛化階段,積累了一定的語文經驗,獨立性提高了,而且中年級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低年級以識字教學為重點中年級的教學重點要逐步向加強閱讀教學轉移,所以本節課我許多地方讓學生充分的思考、質疑、合作、練習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太陽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自學、討論,了解太陽的特點及和人類的密切關系通過朗讀加深了解。
3、知識與技能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了解課文在說明太陽特點時所用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
2、了解課文在說明太陽特點時所用的方法
教學活動設計
。▽дn、創設教學情境、教學活動組織、教師教學中須著重注意的問題、教學方法與技術運用等重要環節的設計和說明)
(一)師生互動,激趣導入
1、謎語引入:大屏幕出示謎語“不是吃的比吃的更重要;不是穿的,比穿的更少不了;眼睛能看見,手卻摸不到:實際上很大很大,看上去卻很小很小。沒有它就沒有世界,有了它就萬物歡笑!弊寣W生猜猜是什么,
2、引入課題:太陽
3、抽學生講一講自己知道的有關太陽的傳說
4、過渡:同學們想對太陽有更全面的了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太陽》。
。ǘ┏踝x課文,子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太陽?
2、學生討論、交流后老師指名回答。
3、學生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ㄈ┏醪搅私馓柕奶攸c
1、齊讀第一部分,思考:太陽有哪些特點?找出相關語句。
2、指名回答,大屏幕出示描寫太陽遠、大、熱的相關語句
語文教案 篇14
學習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ɡ蠋熆隙▽W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語文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僬J識“予、圣、誕”等10個生字。會寫“予、擔、寬”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等20個詞語。
、谡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劾斫庹n文內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重難點:
生字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的特點,感受富有愛心給人們帶來的真情和快樂。
教學準備
、俜从呈フQ節的錄像帶或圖片。
、谏挚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你了解圣誕節嗎?同學們還記得圣誕節是怎么過的嗎?請同學來分享經歷。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來讀一篇發生在圣誕節前夕的感人故事,板書并齊讀課題:“給予樹”。
3.理解課題!敖o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這個題目的呢?讀了這個題目,你還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這篇文章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帶著問題和對“給予樹”這個題目的理解來把課文默讀兩遍。把文章當中不認識的生字及詞語畫出來。 2.檢查讀書情況。
a.出示課文生字,讀一讀,并組詞。(教師用黑板出示指導朗讀。)
b.現在已經學完生字了,請學生把課文再讀一遍。并告訴老師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三、指導寫字
1.啟發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記住字形。
重點區分“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
2.師范寫“矛、卡、仁”。
2.品讀金吉婭的話。
。1)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金吉婭說的話,再用心讀一讀,想一想:你讀懂了什么?
。2)指導朗讀金吉婭說的話。
。3)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讀金吉婭的話,注意讀出金吉婭因為沒能給家人買到像樣的禮物而難過的語氣。
。5)學生相互評價,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3.再次看圖,你想對金吉婭說些什么?
4.師小結。
把課文分為哪幾個部分?三個部分,12,34,5.品悟最后一段話。
1、齊讀課文最后一段話。
2、引導學生理解、體會“緊緊地擁抱”。
3.課件出示最后一句話: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4.學生自自悟,把這句話多讀兩遍,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5.引導學生理解“善良”、“仁愛”。
。ㄟ@兩個詞語本身有很深的含義,不宜做太深的解釋,引導學生體會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純潔。
仁愛──同情、愛護和幫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導學生理解“如愿以償”。
如愿以償──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實現。教師可以提問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實現的?你覺得她的愿望實現以后心情是怎么樣的?
7.引導學生理解整句話。
教師提問:媽媽為什么說金吉婭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呢?
引導學生認識到媽媽通過這件事看到了女兒身上的可貴品質。
8.全班齊讀最后一段。
四、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幫助學生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課件出示:母親的心情前后有什么變化?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1)首先發現金吉婭只買了一些棒棒糖時,媽媽為什么很生氣?
。2)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怎樣?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媽媽的心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3)教師小結:媽媽的心情變化無非是突出金吉婭的美好心靈的陪襯。我們可以通過媽媽心情的變化進一步體會到金吉婭的可貴品質。
五、布置作業
、俪瓕懽约合矚g句子。
、谌绻闶悄莻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婭,請你替那個小女孩給金吉婭寫幾句感謝的話。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2-03
語文翠鳥教案09-03
語文關懷教案06-21
語文《觀潮》教案10-18
《語文天地》教案12-17
語文《檢閱》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10-05
《語文識字》教案02-26
語文詩經教案10-22
語文上冊《語文園地六》教案01-24